多米体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一份厚重的使命担当,更是一盘庞大的民生棋局。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必须把教育的事办好、把祖国的未来培养好。要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越来越多可拥抱可触摸的教育获得感。
过去的一年,江门教育人创新发展,敬业奉献,以昂扬的姿态和扎实的行动,加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2023年,开年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率先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为高质量发展绘就蓝图。当天下午,江门迅速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教育系统也迅速行动起来……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在各种仪式感拉满的开学礼后,校园,按下启动键,更加活力满满;教育,也翻开了新篇章,全速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我市实施教育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重要之年。新一年江门教育如何发展,有什么新举措新气象?将新建哪些学校,满足百姓哪些需求?怎样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让教育获得感可拥抱可触摸?
本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共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乐章——2023江门市教育系统新春访谈”,听各县(市、区)教育局一把手和部分学校负责人畅谈教育新思路、新举措,展现教育新图景、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决策,推动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回望蓬江教育的2022年,是充满冲天干劲的“改革创新年”。蓬江教育坚持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大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向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速前进。蓬江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更让大家强了底气、增了信心。
展望2023年,蓬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业表示,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目标,实施好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结构完善、发展均衡、质量领先、开放创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体蓬江教育人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等不起的责任感,坚持守正创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创我区教育新局面,努力打造教育发展高地。”张怀业说。
江门日报:去年,蓬江教育奖学基金首发,一批杰出校长、教师和学生获表彰。新的一年,蓬江教育将如何继续用好这一奖励机制,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提质?对奖教奖学,新的一年又有何计划和安排?
张怀业:去年,蓬江区委区政府通过蓬江区慈善会信息平台设立“蓬江教育发展基金”。为有效发挥奖教奖学资金的激励作用,蓬江区教育局牵头制定了《江门市蓬江区中小学教育奖教奖学基金奖励实施方案(2022—2025)》,方案奖励对象涵盖学生、教师个人及教师团队三大项目,12个子项目。安排500万元,奖励140多个优秀团体、3000多名优秀个人……这样的奖教奖学将在今后每年持续开展。
新的一年,蓬江教育将继续向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爱心组织倡议:热切祈望大家集资集智,共同关心支持蓬江区教育事业,踊跃参与捐资助教活动,为蓬江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一份情怀、一份力量,继续用好这一奖励机制,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提质。
对于奖教奖学,我区新的一年计划是继续发挥教育基金效用,安排500万元的奖励资金表彰区内各学校的先进集体及个人,为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原有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融入新的考察点:全面推动“一评三立”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推进区域学教评一体化的双循环培养模式研究,压实师培效度;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新形态,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教育提升;全力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式建设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江门日报:近几年,蓬江区内一所所新建学校(幼儿园)拔地而起。对新建学校,如何保证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品牌提升?对城区老学校、乡镇学校等,有何保障?如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实现教育公平?
张怀业:对于新建学校,为了保证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品牌提升,硬件方面,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良好校园环境。软件方面,我们选拔名校长管理新学校,或将新学校设置为品牌老校的分校。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三年专项行动计划。二是明确办学理念,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领,推动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推进“一评三立”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建设“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深入推动蓬江教育人才“培养提升辐射”计划,全面提升校长、教研员、教师能力素质。去年9月,紫茶中学滨江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为滨江新区的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初中学位。而即将建成的篁庄考场地块中学,也是今年我区重点打造的新学校之一。
对于城区老学校、乡镇学校等,我们也不遗余力地做好提质保障工作。如加强区内教育集团建设、县管校聘改革推动等。2022年,教师交流比例占全区教师6%以上,超过省规定水平。2023年,我们将会持续推进,重点向镇街薄弱学校倾斜。同时依托我区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和“蓬江教育专家智库”组建“智囊团”,遴选骨干教师开展不定期交流、名师送教,为镇街学校培育一批种子教师,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以活动培养充满活力的学生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通过扩容、挖潜和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等举措,有效破解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尤其是要解决超规模办学和控制班额,生均运动场地,音乐、美术教室面积等问题。今年,我们将对杜阮小学、虎岭初中、棠下中学等学校进行改扩建工程,增加教学楼、校舍、操场等教学用地。
在东西部教育对口协作中,我们将加强区内教育集团建设、加强蓬—恩跨区域教育集团联动建设,开展多元化、深层次的交流,实施“教培引领强师年”,遴选出一批骨干教师双向交流,同时以研训本土化为抓手,创立集团化办学教研基地恩平实践点,并将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创教育”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加强蓬恩协作教育品牌宣传。
江门日报:2021年底开始,蓬江区内掀起了红红火火的“一评三立”模式。一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果?2023年,有什么打算和做法?在素质教育方面,有哪些计划?
张怀业:事实证明,“一评三立”模式是有效的、成功的。一年多来,我们的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效果明显,表现在建立了评价机制、细化了评价细则、开发了评价平台、实施了网上评价,学校全面推进“一评三立”所有项目。蓬江区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成功申报“2022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题,是全省唯一以县(区)教育局申报的重点课题。在“一评三立”评价体系之下,我们发现有部分乡镇学校冲在了前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模式会让更多乡镇学校有奔头。
2023年在持续推进“一评三立”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有几大工作亮点,包括继续深入推进“2022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题实施工作、大力推动蓬江教育人才“培养提升辐射”计划、进一步完善增值评价体系等。
在素质教育方面,基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继续开发和完善蓬江区教育智慧管理系统、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试点工作。而在科创方面,将以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教育科创中心,成立首批十个科创教育示范基地。落实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劳动等课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回首2022年,江海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初心如磐,砥砺奋进,为江海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过去一年,江海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持续擦亮“学在江海”金名片,推动全区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扩容提质出成果,多所学校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新增1800个优质公办学位;教师招聘场数和人数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获江门市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
新春启新篇,奋进正当时。江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华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江海教育将围绕江海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工作部署,锚定方位,勇毅前行。新的一年,江海区教育系统将在完善学位布局、优化学位供给、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多米体育,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江海教育新篇章。
江门日报:2022年,江海区持续擦亮“学在江海”金名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新的一年,江海教育领域将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英华:2023年,江海区教育系统将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全方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推动江海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江海区今年将迎来新生入读高峰,预计将比2022年新增1500名一年级入学新生。江海区高度重视优化学位供给工作,多举措缓解学位压力。计划投入近7亿元新建高新一小、滘头片区学校、产业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24年的秋季学期正式启用。建成后将新增7200个优质公办学位。还将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积极发挥我区民办学校有效补充作用,逐步形成以公办义务教育为主体、民办义务教育为补充的义务教育办学格局,着力解决我区高层次人才子女、企业员工子女的入学需求,为企业用工稳定、留住高端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每个江海学子都能闪闪发光,持续擦亮“学在江海”金名片。同时,坚持树品牌、创特色的全面育人原则,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一片区一品牌学校的格局,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三年,我区美术高考本科双上线%以上,高考成绩居全市前列,“文艺双长,特色成才”高中办学特色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在高考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本科上线率。
江门日报: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2023年,江海教育在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方面,有什么具体计划和做法?
王英华:今年,江海区将继续深化落实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筑巢引凤吸引各方教育人才聚集江海,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根据学校建设和发展需要,及早谋划招聘和引进教师工作,逐步配足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完善补充交流机制,继续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大推进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育力度,实施教师结对“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强师工程”、名师引领“领雁工程”等,建立名教师成长阶梯。实施“领航”工程,加大校长、园长培训力度。建立以学校办学质量为主的校长考评机制,加强教师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和锻炼,选优配强学校中层管理队伍,激发校长、园长、教师干事创业的活力。
此外,还要着重落实好教师各项政策待遇多米体育,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提高职称评审通过率,特别是中小学高级职称和幼儿园申报职称的通过率,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江门日报:新的一年,在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和举措?
王英华: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是江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前面所说,江海区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新建学校和完善学位供给,从根源上化解大班额和超规模学校现象。计划投入近7亿元新建3所学校的同时,还将通过改扩建江南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对现有校区进行挖潜扩容,致力于增加优质公办学位,进一步满足义务教育学位需求。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将完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着力破除重分数多米体育、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对全区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科学量化的评价。认真解读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重点找准每个监测学科的存在问题和我区的弱项地方,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间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加强教研力量,组织全区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教研、培训活动,大力培育骨干教师,推进学科发展和改革。加强集团化办学,实现教研共成长,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海区坚持“五育并举”,优化校园环境,开齐开足课程,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区初中近三年巩固率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目前,江海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均衡配置“四统一”,即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全区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清华大学优秀学子先后走进新会一中和陈经纶中学分享交流……2023年开春,新会区教育发展迎来了多重利好消息,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吹响。
回首过去的一年,新会区教育工作亮点纷呈。获评“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再提升,目前,全区共有15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区65所学校;开启了校地合作崭新模式,加大师范类高等院校合作力度;聚焦“质量提升”核心目标,创建“一核四柱八维”(质量核心、教科研训四大基柱、八个提质行动维度)高质量教学管理服务新模式;新会华侨实验小学已顺利封顶,将增加优质学位约2700个;投入资金9481万元,改善会城等镇(街)学校办学条件;设立新会十大杰出教师“金葵树”奖和新会教育特别贡献“金榕树”奖,做好示范引领……2022年,新会区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印发了《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描绘出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教育管理机制健全三大任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开花。
2023年,是新会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承上启下谋新篇。“我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下好新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先手棋”,当好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新会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端坚定地说道。
江门日报: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新会教育将如何顺势而为,紧盯群众期盼,加大教育投入,在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方面谋求新发展?
陈伟端:一直以来,新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年加大投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会区新建东区学校、文华小学、实验幼儿园(分园)多米体育,引进广雅、正雅、名冠等民办学校,增加优质学位超1.3万个;葵城中学、圭峰小学等5所学校实现“民转公”,新增公办学位近1万个;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超额完成。
未来,新会区将正视规划布局老化等问题,用心多米体育、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不断提高新会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群众对优质学位的期盼。“十四五”时期,新会区计划投入超10亿元,以“新建”为主、“改扩建”为辅,新增约3600个幼儿园公办学位、19000多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在枢纽新城片区规划再建一所初中来顺应江门大园区东片区产城融合发展中心建设需求。改扩建会城、大泽、司前、大鳌等镇街中小学13所,增加学位11905个,群众“急难愁”的“城区挤”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做好“园区再造”文章,在园区周边高标准高要求新建一所小学和两所幼儿园,改扩建学校6所,预计增加学位8970个,切实解决园区迅猛发展下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江门日报:新会区印发了《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其中明确了教育管理机制健全的目标任务,新会教育将如何解决“教育治理机制老化”的问题,实现创新发展,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陈伟端:新会教育管理治理机制是存在短板,这是我们要聚力攻破的难题。根据《新会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新会区教育系统将重点实施“教育治理机制老化”“破冰”行动,以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极力破解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
具体来说,要在教师管理上提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全区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制定并完善教师培训效果督导检验机制,与全国师范类重点高校建立周期培养合作关系,提升教师全员素质。
要在干部管理上增效,大胆破除教师晋升年限“壁垒”,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公开竞聘校长、外聘名优校长;完善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加快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能力出众的年轻干部;深化校长教师城乡大轮岗、大交流,突破区域束缚,城乡教育将更均衡、更优质。
要在学校管理上创新,打破学校区镇层级管理模式,创新采用“授权制”“冠名制”办学模式,委托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强势崛起的新兴名校对重点园区、城区薄弱学校进行管理,将司前中学、司前镇华侨学校升格提质为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新会凤山湖实验小学;组成东区学校与东甲小学、圭峰小学与大泽吕金铨学校、文华小学与梅江小学等13个帮扶小组,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同时,创新实施跨区域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模式,以“互帮互助、合作共建、共同发展”为原则,全面深化新会—台山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构建长期、全面、紧密的合作共建关系,在跨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锻炼和教研协作等方面深入探索。
江门日报:新会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已吹响,聚焦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将有哪些新举措?
陈伟端:我们将加快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上当先锋,努力打造珠江西岸基础教育高地。新会教育将通过“外引”“内提”,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
外引优质资源,与清华大学等名校开展深度合作,精准引进国家二级以上体艺类人才、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名校博士硕士等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名校长团队和优秀银龄教育顾问等;与北师大、华师大等师范类重点高校合作,定向培育和引进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专才”。完善“强师兴教”专项人才引进方案,完善人才分类认定、专项编制、柔性引才、安居保障等政策体系。
内提办学质量,发挥“广东省基础教育区教研基地”新会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谋划江门职教城建设,再引进港澳广深优质职教院校,力促南方职业学院南校区、华立技师学院江门校区招生,加快建设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新会技师学院,为新会制造业发展培育更多产业人才、大国工匠。
同时,在育才方面,坚持五育并举,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如要把思政教育和本土特色创新融合起来,打造具有新会风格、新会味道的“红色+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将广泛开设“趣味劳动”教育课程,借助高科技手段让学生认识劳动技术发展最前沿,拓展劳动内涵与外延;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利用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体育、美育等多元化活动,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大力推动体艺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鹤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耀表示,鹤山市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转化为鹤山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回首2022年,鹤山教育砥砺奋进、深化改革结下累累硕果。这一年,鹤山大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名单中,鹤山是江门市唯一被推荐创建的县级市;鹤山市教育局荣获江门市2022年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和义务教育阶段协同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鹤山全市公办高中及初中学校实现宿舍、课室空调设备全覆盖,10个镇(街)实现校车服务全覆盖。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谋新篇。展望2023年,鹤山将在党建引领下,继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教育系统是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冯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鹤山市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接下来,鹤山市教育系统将多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同时在思政课堂中融入新元素,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具有鹤山特色的“三课三融三全”大思政课程体系。
江门日报:结合鹤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2022年鹤山教育做了哪些工作?2023年将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加快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冯耀:2022年,鹤山教育多途径让优质教育普及普惠,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抓好“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安全,确保校园环境平安稳定;抓好学位建设,优化升级办学条件,大力推动公办学位建设,2022年增加优质公办学位6150个;抓好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规范作业和考试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一直是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023年,我局将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全力推动中欧合作区基础教育7个配套项目建设,三年内投入约5亿元,新增超1万个优质学位,大力解决“读书难”问题。2023年完成鹤山一中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一期工程建设,推进沙坪八小、沙坪五小、镇南小学、玉桥小学、纪元中学、沙坪二小大岗校区、鹤城镇第二小学新扩建工程。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事关民心向背,我们将聚焦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着力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各中小学的功能场室及设备设施配备,大力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育集团教师横向交流实践,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在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
江门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城市产业发展需求,鹤山如何推动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稳步发展?
冯耀:过去一年,鹤山教育系统不断推进高中教育多元优质发展,打造多元特色学校品牌,大力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成立“双元制”职业教育集团,开设商务德语专业,拓展中高职合作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还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全市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平稳有序发展。
2023年,鹤山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双元制”教育中心建设,加快完成鹤山职校搬迁及招生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支持筹建江门华侨职业学院,推进中高职合作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优化专业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此外,提升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鹤山一中在全市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鹤华中学迈入江门高中“第一方阵”,打造体艺特色品牌,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
江门日报: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中坚力量和第一要素。鹤山是如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
冯耀:教师队伍事关教育质量。过去一年,我们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全年新入职教师358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共提拔学校优秀干部42人;举办52场名师大讲堂活动;遴选认定鹤山市骨干教师共193人,遴选首批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30人。
接下来,我们将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育、引进一批高素质教师。开展名师大讲堂、名师送教下乡、省百千万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巡讲等活动,加强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训。